来源:汽车之家
滑板底盘作为一种颠覆传统造车的新兴模式,在“造车自由”的美好愿景和“主导权之争”的矛盾现实中探索前路。国内滑板底盘玩家——悠跑科技提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:先从商用车入手,从场景化开发模式及资产化运营模式两方面助力产业变革。
4月1日,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底论坛(2023)举办期间,悠跑科技创始人、CEO李鹏与汽车之家等媒体交流时表示,智能电动车市场仍处于爆发初期,回归商业本质后,滑板底盘是有机会的,并且中国市场将率先跑通这一模式。
『悠跑科技创始人、CEO李鹏』
滑板底盘模式将率先在中国跑通
滑板底盘最早发源于美国,2002年通用汽车工程师在底特律发布了滑板底盘技术,此后这一细分路线主要是在美国科技领域发酵和积累,因此基于滑板底盘创业的明星公司多以美国企业为主。但随着Rivian、Canoo陷入困境,也给滑板底盘的商业化前景笼上一层迷雾。
根植于中国市场的李鹏却表现出了信心,他表示,滑板底盘的模式一定会在中国率先跑通,领先于美国,主要有三个原因:
美国的滑板底盘主要重视的是电气化,电动化一定会带来硬件的标准化。中国的滑板底盘行业也是基于此去做电动化的预集成,但不同的是,中国企业在做电动化的同时重视智能化的技术,而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已经远远走在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前沿。
“我们既做电动化的预集成,又做智能化的技术底座,在美国同行的滑板底盘技术理念之上做了全新的创新,这就是为什么滑板底盘会在中国领先于美国的第一个原因。我们在技术上,从认知、从开发、到应用,已经领先了他们一代。悠跑所做的滑板底盘UP超级底盘就是智能电动汽车的软硬一体化的操作系统,它带硬件。广义的操作系统是指底层的能力和上层的应用做解耦。我们带着执行器,做了软硬一体化的操作系统。”
第二,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、最具活力的汽车产业链的能力。美国滑板底盘企业碰到的核心问题是交付能力,例如Rivian,原本获得了可观的订单量,旗下产品R1S和R1T都是是美国市场的主流车型,有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来颠覆特斯拉,也是它曾经高光时刻估值的来源之一,但交付数量、质量和反应存在不足。中国会优先跑通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供应链能力。
第三,在中国有足够多并且足够好的客户。美国滑板底盘企业主要是自己做To C的产品,本质是应用滑板底盘技术为自己造车的公司。尽管基于滑板底盘的优势,能够用更短的周期和更低的成本来做多车型的研发,但是和巨头比起来研发成本还不够低,导致产品不容易被接受。而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传统车厂、新势力、科技公司,已经进入、或者将要投身于智能电动车行业,所以滑板底盘模式更容易跑通。
“全栈自研”需回归商业理性
智能电动车行业的“灵魂”之论被反复提及,但李鹏提出,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是灵魂,到底是电池、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还是用户价值,需要行业去反思——智能电动车厂的灵魂究竟是什么?
在李鹏看来,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发展,硬件差异化将逐渐消失,转而追求极致的性价比。他打了一个比方:如果是劳力士手表,机芯不是瑞士产的就卖不出去,但如果是iWatch,用户不会关心是哪个工厂做的。智能电动车也是如此,当硬件越来越标准化,要追求品牌个性化,就必须先考虑差异化来自哪个领域。
“在内燃机时代,硬件就相当于品牌灵魂。但在电动化时代,消费者更在意的是极致的产品和空间。”李鹏还列举分析了理想L系列的产品策略,底下平台是一样的,除了通过零件的标准化来降低成本,更重要的作用是保障软件标准化,用同一个OTA去做整个产品体系的更新,带给消费者完全一致的体验。
李鹏强调,前些年资本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,每一个人都可以说要做全栈自研,资本市场冷却后,还是要回归商业理性,价值相同时找更低的成本,相同成本时打造更高的价值。汽车行业重复造轮子、闭门造车的模式在内燃机时代是必要的,但在智能电动化领域,一没有必要,二是不可持续。就好像在智能手机时代,除了华为以外大家都用高通的芯片,并不影响企业打造品牌的差异化。
电动化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后,李鹏依然认为,这仅仅是开始。当前双叉臂、后五连杆、双电机、四驱、六七百公里续航等硬件配置越来越像,甚至造型都越来越相似的时候,就意味着行业的转机马上就要出现。一种被特斯拉带着去追求极致效率的,产品完全一样、缺乏个性化的时代恰恰走到一个拐点上,会有另外一种模式冒尖。未来打败特斯拉的,一定不是一个比特斯拉更高效的产品,而是另外一条路线。在这样一个爆发期的前夜,即便碰到一些困难,但是这些困难恰恰是下一个阶段的解药,也是机会。
“我不认为车厂的‘全栈自研’不可攻破,只要一部分车厂有这个需求,那么我们对行业的贡献来说就已经足够了。”
为场景造车
李鹏表示,悠跑是一家纯粹To B的公司,不做C端的营销和销售,要把所有的投入都放在技术本身,商业模式用五个字概括是:为场景造车。不管是车厂、物流公司、出行公司、品牌商,只要抓住某一个特定的场景来打造一个极致的产品,就有可能胜出。
从产品形态来看,悠跑以滑板底盘为核心技术,并覆盖从核心的控制系统、“三电”系统、到整车大部分设计。这种模式的完成度较高,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迭代验证、性能打通,另一方面也更符合工具类客户需求,完成度越高,成本越低。
悠跑第一款产品先从商用车做起,因为这个市场的客户需求更旺盛,周期相对短、投资相对少。李鹏把内部战略称为“顶天立地”,有一个大的产业技术的愿景,同时商业要足够落地,先从便宜的、快的、能产生收入的产品开始做。但在业务定位上,悠跑不限于商用车和乘用车,仅以产品公告是N类还是M类来区分。
李鹏表示,传统商用车研发思维是以“车”为中心的,即通过一款车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,从而摊低造车成本。但运营市场是以‘物品流动的效率’为中心的,这就要求厂家转变思维,为场景打造极致定制化的产品,降低单位载货TCO。通过滑板底盘造车可以帮助整车厂和场景拥有者降本、增效。
去年1月,悠跑发布了UP超级底盘,可支持打造4.5-6米,载重2.5-4.5吨的小卡、轻客、厢式车及轻卡车型。本次论坛上,李鹏也介绍了悠跑首个与整车厂合作的商用车产品-悠跑超级VAN。其核心参数首度公开:货舱空间达9.3立方,有效载重达1.66吨,续航里程达270km。超级VAN已收获海内外订单,将于2023年底启动交付。
“我们每一件事都很慢,按照汽车行业标准踏踏实实做三年才能让第一款产品上线。一旦上线,客户可以用12个月的时间做一辆自己的产品,我们用自己的慢来促成别人的快。当行业非常浮躁、有很多资本时,大家都在全栈自研,其实我们是没有机会的。等行业的浮躁沉淀下来时,我们才有商业价值。”李鹏表示。